分享
首页 门户 社会要闻 查看内容

社区农场让城市农夫创业梦发芽

发表于 2024-6-11 10:53 |原作者: 迪拜网
52 0
摘要: 三年前,谭光胜和几个朋友向新加坡食品局标下三座组屋多层停车场的顶层空间,斥资超过百万元开设农场。没有务农经验的他们敢于放胆一搏,全因之前在一个社区农场试种成功,让他们有了信心。由Tomato Town经营的这三 ...
三年前,谭光胜和几个朋友向新加坡食品局标下三座组屋多层停车场的顶层空间,斥资超过百万元开设农场。没有务农经验的他们敢于放胆一搏,全因之前在一个社区农场试种成功,让他们有了信心。
由Tomato Town经营的这三个顶层农场,其中两个已投入生产,每个月共可生产约1000公斤蔬菜,如罗勒叶、羽衣甘蓝(kale)和苋菜等,供应给餐馆和超市。
公司联合创办人谭光胜(33岁)本身经营补习中心,其他合伙人有的在半导体领域,有的从事餐饮业。为了开设农场,他们2021年向社区农场City Sprouts租下设在旧达善中学的温室,测试从日本引进的直立式水耕种植技术。

  
 
从一个75平方米大的温室,到如今三个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商业农场,谭光胜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如果不是有个可以试验的空间,我们也不敢扩大规模。在不知道蔬菜长不长得出来的情况下投入那么多资金,这太疯狂了。”
他原本打算借用朋友在马来西亚住家的后院进行测试,后来有一次到社区农场内附设的食堂打包食物时,无意间发现有温室出租,于是决定转移阵地。
除了有一个合适的空间,温室承租者也形成一个小社区,相互照应和分享心得,好几次谭光胜的温室跳电或爆水管,都多亏邻居或社区农场职员及时发现通知。
温室培育出大学生的农夫梦
除了为有意设立商业农场的业者提供一个过渡的平台外,社区农场也为原本没想过要成为全职农夫的年轻人,带来投身农业的契机。
2022年初,张志铭(24岁)在就读的大学附近租下一栋商业建筑的顶层,建了一座温室。主修宇航工程系的他,决定在今年8月毕业后,给自己两年时间,尝试成为一名能为我国粮食保障做出贡献的全职农夫。


  
   
    延伸阅读
   
  
   
      
   落户西海岸公园 首个社企社区城市菜园设综合大厅与咖啡馆 
  
  
   
      
   本地农场数量三年来持稳 食品局承诺继续支持业者 
  
 

  即将在8月从大学毕业的张志铭,希望能给自己两年时间,尝试成为一名能为我国粮食保障做出贡献的全职农夫。(蔡家增摄)
 
采访当天,他刚考完期末考不久,忙着为下一轮的耕作培育新幼苗。访问开始后,他滔滔不绝地介绍如何通过特殊肥料配方,来提高蔬菜的营养价值。
别看眼前的张志铭农夫架势十足,其实早几年前,他只把种菜当兴趣,并未想到能有机会拥有自己的农场。
他自小爱吃菜,嘴特别挑,总觉得一般蔬菜有股怪味,只喜欢吃有机蔬菜。为了寻找好吃的蔬菜,他在国民服役期间广泛阅读相关研究。2020年退伍后,他获得父母支持在City Sprouts租下一个35平方米的温室,一家人甚至投入1万多元从荷兰引进专业的气根种植系统。
张志铭笑说,当时很单纯地想要种出品质好的菜、做些对环境有利的事,以及与家人朋友分享成果,而最终会开设农场是“热情过了头”。
社区农场提供的各种平台,包括定期主办的农夫市集,让他发现到有人愿意买他的菜,还让他遇见了现在的投资者。
他透露,当时一名顾客表示有兴趣投资让他设立商业农场,起初他还没准备好这么做,考虑了一年,才决定接受这个机会。“农耕靠的是反复尝试,须下田把手弄脏,而不只是坐在电脑前规划,社区农场是一个很好的测试空间。”
由于还在念书,张志铭创立的Straits Agriculture只能小规模生产,每个月出产约100公斤蔬菜,包括日本茼蒿、日本菜心和小白菜等。未来全职投入农耕后,他希望每个月的产量至少达到500公斤。
本地近年来增添了不少社区农耕空间,除了2020年开设的City Sprouts外,还有2022年开幕的裕乐园(Jurong Play Grounds),以及由裕华公民咨询委员会发起的实验农场“裕华农光实验室”等。



© 2013-2016